武漢“康康姐”卡通科普宣傳形象 北京展會成網紅
2017-07-01 06:17:41
6月29日開幕的“2017中國國際食品安全與創新技術展覽會暨全國雙安雙創成果展”(以下簡稱“成果展”)正在熱鬧的舉行中。今天一大早,北京市民周先生就帶著兒子來到了中國國際展覽中心。
在周先生看來,以食品安全為主題的展會勢必是不能錯過的,正好可以讓兒子學習到許多關于“吃”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他也可以看看政府部門的監管到底能不能讓市民放心吃大膽吃。
讓周先生沒有想到的是,相比展會上眾多高科技的展館,兒子反倒被一個樸實簡單的展館困住了步子,不肯離開。看來,這個來自武漢的“康康姐”展廳確實有些不同。
“康康姐”專館展示科普宣傳
“歡迎走進康康姐的科普世界,這個笑容滿面的卡通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康康姐哦。”隨著講解員的解說,周先生和兒子立刻就被門口一個穿著食藥監制服的卡通娃娃吸引。
這樣的大型展會上,竟然為一個卡通娃娃設立專門的展館?正在周先生疑惑的時候,講解員告訴他,這個卡通人物并不只是一個簡單的代言人。自2012年誕生以來,武漢食藥監局就推出了以“康康姐”為主題的一系列食藥安全科普宣傳。康康姐代表的不只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她是全國2000多個食藥安全科普宣傳員的代表。
“爸爸,看看我和康康姐的合影!”不過是聽介紹的一會功夫,兒子就從一臺機器里取出了剛剛拍攝的照片。“挺有意思,高科技運用。”周先生摸摸兒子的頭,環顧四周后他發現,這個簡單樸實的展館里,處處都藏著高科技的玄機。
微信朋友圈講述科普人的日常
“康康姐愿意嘗試任何新媒體,這面墻就是例子。” 講解員指了指展館的主墻壁,偌大一張特殊的武漢地圖上,貼滿了插畫和微信朋友圈的截圖。
周先生仔細看了看墻上的插畫和朋友圈,立刻明白這些都是康康姐的日常工作。沒想到,這個小娃娃還挺忙,在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各種新媒體上發布科普文章,在廣播和電視里播出食安小貼士,在報紙上寫科普專欄,帶著市民開展多種互動活動……而這些工作竟然都融進了這些朋友圈中。
“這種科普方式比自顧自的教條講課強得多。”周先生點點頭,他突然感覺康康姐“活”了起來,是真實存在的宣傳者,時時刻刻將食藥安全的科普知識傳播到普通消費者的生活中。
科普產品也分年齡段
“小朋友,想不想和姐姐一起玩玩這個有趣的游戲棋?”講解員話還沒說完,兒子就已經撲到了展館地面巨大的棋盤上。那是一幅卡通設計的棋盤,棋子就是參與游戲的人,兒子和講解員一起投擲一個大型骰子后,就可以按照撒出的數字向前挪動步子。
“哈哈,小朋友,下一次你不能擲骰子了哦。”周先生發現,兒子的步子正好走到了一個特殊的小格子里,上面寫著“吃了沒熟的四季豆或豆漿停一輪”。原來,這個游戲棋里前進后退的內容都和食品安全知識有關。很顯然,兒子玩了兩輪下來,就把里面的知識點記了下來。“針對不同受眾設計不同的科普產品,受眾接受度更高,知識普及效果更好。”聽了講解員的話,周先生點了點頭。、
白話辟謠的科普宣傳員
就在兒子沉浸在游戲棋中的時候,周先生發現了側館墻面上的一些橘色紙牌,上面寫著各種微信網絡上常常出現的食品安全謠言。講解員隨手翻轉其中一個紙牌,反面就是謠言的真相。周先生隨口回答了幾個謠言的真相,手上就被塞滿了各種紀念品。
“康康姐被稱為最接地氣的科普宣傳員,不管是辟謠還是宣傳科普知識,她都能用最通俗的語言,傳播最實用的知識。各種置換概念的形象比喻,即便是普通的外行人,也能秒懂那些專業生澀的術語。到目前為止,康康姐在總局的指導下,在專家團隊的支持下,已經粉碎了80多個食藥安全謠言。”講解員說的沒錯,周先生發現,經過康康姐的解釋,所有的知識點都變成了大白話,誰都能理解得明明白白。
宣傳可以是任何形式
逛了一圈下來,周先生察覺到,在康康姐科普世界里,科普可以是小說、漫畫,可以是脫口秀、情景劇、動畫片……一面九宮格的視頻墻和立體展臺集中展示了康康姐的一些科普作品。
“我手中的這本漫畫書,從2012年制作完成開始,每年都會向武漢市的小學新生免費發放,目前已經免費發放了90余萬冊,武漢的小學生幾乎人手一冊呢。”解說員遞上的漫畫書很快就成了兒子的“寶貝”,抱在手上不停的翻看。
31個省的食藥安全宣傳矩陣
“爸爸,姐姐剛才問的許多問題我都能答上來,是不是很厲害?”離開康康姐的展廳時,兒子得意地仰起小腦袋。他說,自己也經常在老師和同學那里聽到許多食品安全的知識,電視和網上也都會有這些知識點出現。
周先生終于明白,這樣的一個展館并不是專門為康康姐這個卡通人物設立的,而是為了所有像康康姐一樣奮斗在食藥安全科普宣傳一線的宣傳員設立的。不知不覺中,人們的生活里已經充滿了有關食藥安全的知識,老人孩童都能隨口說出個一二三來。“這就是宣傳員辛苦工作的成果了。”
周先生想起康康姐展廳里解說員的話,截至目前,全國各地的科普宣傳員共同努力,以中國食事藥聞為核心,在全國建立了橫向聯通31個省,縱向覆蓋中央、省、市、縣四級的食藥安全宣傳矩陣。他想,未來,這份知識宣傳的氛圍一定會更濃更強烈。